首页

彩琳美脚

时间:2025-05-28 09:32:12 作者:“湾区伶仃”号成功下水!大湾区将实现“吃鱼自由” 浏览量:21435

  5月27日,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“湾区伶仃”号在广东江门成功下水,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迈向“科技牧海”新纪元。

  8万立方“水下宫殿”:重新定义海洋养殖空间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深海养殖工船规模宏大,总长155.8米,型宽44米,型深24米,最大吃水深度达20米。与一般的渔船不同的是,“湾区伶仃”号水下部分并非封闭结构,而是由15根方形立柱,拼砌成一个“水下宫殿”。通过挂设渔网,隔出12个独立的养殖舱室,可同时开展多种鱼苗养殖,极大地丰富养殖类型。

  整船拥有近8万立方米的养殖空间,水量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,为鱼儿提供了广阔的自由游动空间,提升鱼苗活力和鱼肉品质。“湾区伶仃”号建成后,可年产5000吨鱼,是大湾区实现“吃鱼自由”的重要来源。

  智慧中枢:打造智能化“渔旅”融合海上渔场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采用了先进的全电推进系统,拥有20千瓦的风力发电系统,能够满足静态养殖时的用电需求,助力船舶行业绿色发展。该船还拥有两台3600千瓦的舵桨机,就像有了一双有力的“鱼鳍”,3.8米直径的桨叶能够让她自由遨游于湾区海洋。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搭载了高精度的GPS、北斗星导航定位系统,可实时报告航行水域的位置,为养殖人员作提醒。

  中交四航局航通公司总经理 黄红宇:在“游弋”的模式下,“湾区伶仃”号能够依据实时的海洋环境数据和鱼群分布情况,通过驱动螺旋桨运转,灵活调整航速、航向,精准找到适合养殖鱼群生长的水域。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还在各个养殖舱室内安装了多个传感器和自动喂食系统,当局部海域水温异常或水质污染,“湾区伶仃”号可自动升高养殖舱室,减少水阻力,快速航行到理想水域,确保养殖鱼群安全质优。

  在静态养殖期间,“湾区伶仃”号还具备海上休闲功能,为游客提供垂钓、主题食宿等服务。

  (总台记者 魏星 郑澍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防部:西太论坛人道主义救援减灾研讨与桌面推演在广州举行

记者了解到,北京保障性住房管理一直采用“老房老办法、新房新办法”原则,现有保障性住房上市仍按照原政策执行。业内人士分析,9月4日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为“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会议”,针对的是新建的保障性住房,并非现有的保障性住房。至于新的保障性住房如何供地、如何建设,以及具体申请门槛和配售方式,有待下一步工作的推进。现有保障性住房不受新政影响。

【万千气象看中国】浙江杭州梅花盛开:曲水寻梅,共赴“梅”好!

“6年前,我因为海峡对岸的那个‘他’从台湾高雄嫁到漳州,现在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宝贝。”本场音乐会特邀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、台胞李姿莹演唱闽南语歌曲《繁华拢是梦》。李姿莹表示,宝岛金曲夜让漳台青年可以聚在一起,共同回忆那些再熟悉不过的台湾流行歌曲,这种交流互动方式非常好,进一步增进了两岸青年的感情。

第16届长沙建博会开幕 塑造全产业链发展新生态

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,随着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规模、保有量的不断增长,未来投诉问题及投诉率也会随之增加,这也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。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未完全定型,更需要技术进步进而推动行业良性发展,需要靠企业共建良好的市场环境。

(聚焦博鳌)全球自贸区(港)博鳌相聚:聚焦开放合作拓展“朋友圈”

目前,新疆且末县已在车尔臣河东岸的沙海中构建起了一条南北长约23公里、东西宽1至7公里不等的“生态长廊”,扭转了沙进人退的恶劣态势,形成了人进沙退的良好局面,区域的小气候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。(完)

“云南民歌大家唱”走进大理巍山 游客享受视听加美食盛宴

利用专项债等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、支持收购存量房,将“金融16条”和经营性物业贷款等政策适用期限延长到2026年底,全国层面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统一至15%……政策逐渐落地,积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。截至10月31日,“白名单”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超3万亿元。1—10月份,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降幅比1—9月份分别收窄1.3和1.8个百分点,市场活跃度提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